新闻中心

NEWS

同奔共富路 │ 我院4个项目在共富风貌驿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


2023年是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第一个五年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办好亚运会展现浙江气质的重要之年。为深化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夯实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实践,打造一批辨识度高、示范性强的小微空间「共富风貌驿」,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举办了“共富风貌驿创新设计大赛”。本次大赛也是深化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的重要载体和2023年八大专项行动之一。

 

自开赛以来,设计院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投身创作,聚焦共富主题,结合共富风貌驿建设具体要求,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从滩涂边展现沧海桑田的温暖港湾驿站到智慧化数字化的城市驿站;从低碳绿色节能环保的活力驿站到“蝶变陶朱”3D驿站;让“浙”里的共富味、未来味更具幸福味。获奖作品展现了设计院为构建“整体大美、浙江气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活动而添光增彩,其中“礁之贝”共富风貌驿作品获得专业组一等奖并排名第一。

(本次赛事等同于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优秀勘察设计))

 

专业组一等奖

 “礁之贝”共富风貌驿

 

专业组二等奖

 共富公式·活力驿

 

专业组佳作奖

温岭月河湾城市风貌驿站

诸暨“蝶变陶朱”城市新区风貌区共富风貌驿

 

 

 

 1 “礁之贝”

 

 

 

“沧海遗贝昔时忆,东旦暖阳今朝荣”

 

象山东旦海岸风貌由”渔”到”牧”的转变,见证了围垦变迁、当地居民数十年间的发展致富,沧海桑田;曾经的文化记忆需要一个依托之所,给当下的人们追思寻根、思索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平衡—正是这种错综的关系造就了人类文明的魅力。

 

本案设计遵从建筑景观一体、融入自然,如贝类附着于滩涂石,展现一种对抗荒风野海的顽强生存姿态。通过强化蒹葭苍苍的原始旷野风貌,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对沧海桑田的遐思,同时反衬出驿站的温馨庇护感,宛如"海上两山之路”的灯塔。

 

·旷野自然风貌Vs 温暖港湾驿站

 

塑造强化原始风情的旷野景观风貌,蒹葭苍苍,野花摇曳,唤醒来访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尊重之情,反衬出驿站建筑的温馨和庇护之感。建筑使用乡土材料肌理,唤起人们对于沧海桑田的遐思、对于人性之温暖历史之厚重的感动。

 

本案共富风貌驿的设计旨在提升东海岸景观廊道的吸引力和服务功能,激发沿线文化活力,点亮“海上两山之路”,让城乡居民共享美好生活。

 

 

2  共富公式·活力驿

 

 

 

低碳节能+绿色生态+智慧数字打造运动和休闲一体,活力可复制的公式化共富驿站。以良渚特色三角型茅草建筑演变,融合原厂房的工业风格,通过智慧积分体系,建立数字化服务空间,实现智慧运营。

 

打破建筑边界限,空间内外贯通,结合功能布局,形成开敞的运动大空间,休闲及服务的闭合公共小空间。利用层高9米以上的高度形成上下、内外架空空间,设计健身、茶吧、书吧、售卖等不同功能场地,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以低碳节能为导向,南面屋顶、立面、车棚采用薄膜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北面采用同色玻璃屋顶节约造价,结合仿真茅草,钢架结构,形成良渚特色的建筑风格。

 

建立绿色生态体系,绿地室内外融合贯通,形成生态的一体化绿地。室内旋转楼梯中间的大树长出屋顶,绿意盎然。

 

 

3  温 岭 月 河 湾

 

 

 

 

项目旨在打造低碳、绿色、环保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生态人本的公共景观空间,在空间中植入满足群众多样需求的复合使用功能,比如公共讲堂、便民服务点、亲子活动、文化展示、商业等,形成聚集人气的活力场所。

 

项目为碳达峰优秀示范项目,综合节能率达到100%及以上,取得零能耗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并取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目标,提升共富内涵,展现共富场景。

 

 

 

4  诸暨“蝶变陶朱”城市新区风貌区

 

 

 

本案设计以“五泄”水瀑与“浣纱”纽带为造型元素,打造骑行与人行的服务枢纽,以绝佳的景观视野和诸暨特色文化,吸引不同人群在此汇聚,共享服务的同时,了解彼此文化,推动理解与认可。同时展示诸暨的风貌与城市发展,收集意见与建议,成为城市与群众之间交流的纽带。
 

设计手法上提取“五泄”意象,将水的元素进行复合使用,应和“蝶变陶朱”。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将各功能和景观场地整合,人群在此交汇,是一座汇集公共休憩共享、骑行服务、双向观景为一体的3D立体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