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习总书记2015年在西安考察期间对文物、文保建筑的保护提出了新要求。2016年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服务科技创新规划》和《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家对文物、文保建筑的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科技已经跃升为文物保护的股新兴力量,并且为解决保护工作中的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提供主要解决措施。
我院智慧科技研发中心凭借研发人员的技术力量优势、在众多掌握尖端科技的博士研发团队的带领下,肩负传承文明、保护文物使命,秉承“让收藏在博物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理念,承接并实施了浙江省丽水市通济堰数字信息化保护项目工作。项目主要内容为:对通济堰40平方公里覆盖范围进行1:500高精度测绘、建立GIS三维模型及部分主要建筑三维建模、对文字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建立数字档案、搭建双语网络数字博物馆、拍摄全景图面向世界游客宣传通济堰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项目预计于2017年2月完成。项目除网络数字博物馆尚在调试阶段外,其余内容已经全部完成,即将于2017年1月上旬进行部分验收。
通济堰位于浙江申丽水市,因悠久的历史及文化传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还因其山清水秀、美若画卷的自然地理风貌被评为国家五A级景点。然而,其悠久历史却并未广为人知,在文化宣传方面存在不足。部分渠道的建筑实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然损毁却未保留原始数据,给未来修复工作带来障碍。
我院智慧科技研发中心在承接该项目中应用多项科技前沿技术,包括无人机测绘、倾斜摄影、BIM建模技术、GIS技术、数字扫描、地理信息模型信息轻量化、VR全景技术、网络平台搭建等。通过对这些技术在文保系统的的整合与应用,革新了原有的传统人工文物修复、保护方式,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为全省文保建筑及文物的保护开创先河,树立新典范。该项目的实施充分展现了我院智慧科技研发中心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担当意识。
院智慧科技研发中心
2016.12.29